肛腸疾病是發(fā)生在肛門、直腸、結腸部位的疾病總稱,它及其常見,素有“十人九痔”之說。然而,由于發(fā)病部位私密,很多患者感到羞于啟齒,常常延誤診療,導致病情加重。科學認知、正確預防、及時診療,是應對肛腸疾病的關鍵。
一、常見的肛腸疾病類型及癥狀。了解不同肛腸疾病的典型癥狀,有助于我們進行初步判斷。
1痔瘡是最常見的肛腸疾病,是肛門部位靜脈曲張形成的柔軟血管團。
內痔:位于齒狀線以上,通常不痛,以便血和脫出為主要癥狀。便血多為無痛性、間歇性、血色鮮紅,滴出或手紙帶血。
外痔:位于齒狀線以下,常有異物感、潮濕不潔,若形成血栓則會劇痛。
混合痔:兼有內痔和外痔的特征。
2肛裂:肛管皮膚層裂開形成的小潰瘍。其癥狀典型表現(xiàn)為周期性疼痛,排便時刀割樣劇痛,便后短暫緩解,隨后因肛門括約肌痙攣出現(xiàn)更長時間的劇痛。常伴有少量便血,色鮮紅。
3肛周膿腫、肛瘺:這是一對“因果病”。肛周膿腫是肛門腺體感染后形成的膿腔,而肛瘺則是膿腫破潰或切開引流后行成的永久性通道。
肛周膿腫癥狀:肛門周圍出現(xiàn)紅、腫、熱、痛的硬結或包塊,可伴有發(fā)熱、乏力等全身癥狀。
肛瘺癥狀:肛門周圍有反復流膿、濕潤、瘙癢的瘺口,時好時壞,難以自愈。
4直腸息肉:直腸黏膜表面的隆起性病變,多數(shù)良性,但部分有惡變可能,被視為癌前病變。
其通常無癥狀,較大息肉可能導致便血、粘液便、排便習慣改變或腹部不適。腸鏡檢查是發(fā)現(xiàn)和切除息肉的最佳手段。
5結直腸癌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,早期發(fā)現(xiàn)治愈率極高。
其癥狀:需高度警惕!排便習慣改變(如腹瀉、便秘交替)、大便形狀變細、變扁,便血(血色可能暗紅、與大便混合)、里急后重(總想排便又排不凈)、不明原因的腹痛、消瘦、貧血
二、肛腸疾病的常見誘因,了解誘因,才能有效預防。
1不良排便習慣:如廁時間過長(玩手機、看書)、用力排便。
2飲食因素:低纖維飲食、飲水不足、嗜好辛辣刺激食物和酒精。
3職業(yè)與生活習慣:久坐、久站、長期負重、缺乏運動。
4其他疾病:慢性便秘或腹瀉、妊娠、肥胖、肝硬化等。
5解刨與遺傳因素:部分疾病有家族聚集傾向。
三、科學預防:防患于未然
1合理膳食:多吃富含纖維的食物(蔬菜、水果、全谷物),多喝水,保持大便柔軟通暢。限制辛辣、油炸食品和酒精。
2良好排便習慣:有便意及時如廁,控制時間在5分鐘以內,避免過度用力。養(yǎng)成定時排便習慣。
3避免久坐久站:每坐1小時起身活動5-10分鐘。適當進行提肛運動,促進局部血液循環(huán)。
4保持清潔:便后用溫水清洗肛門,勤換內褲。
5重視體檢:40歲以上人群,尤其有家族史者,應定期進行腸鏡檢查。
四、何時需要就醫(yī)?出現(xiàn)以下任何情況,請務必放下“羞恥心”,及時尋求專業(yè)肛腸科醫(yī)生的幫助
1便血:無論是手紙帶血、滴血還是噴血,無論血量多少。
2肛門或腹部持續(xù)疼痛。
3排便習慣發(fā)生明顯改變,持續(xù)超過兩周。
4發(fā)現(xiàn)肛門有腫物脫出或新生物。
5不明原因的體重下降或貧血。
五、診療:醫(yī)生會通過問診、視診、指檢(非常重要的檢查,切勿因害羞拒絕!)以及必要的肛門鏡、結直腸鏡等手段明確診斷。
肛腸疾病是常見病、多發(fā)病,它就像感冒、咳嗽一樣,只是一種需要被正確處理的生理問題。摒棄陳舊觀念,以科學、坦然的態(tài)度面對它,是獲得健康的第一步。記住,專業(yè)的醫(yī)生永遠是你最可靠的盟友。關愛健康,從關注“菊”部開始。



